赏识文化沙龙精彩感言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开学伊始,爱的使者便迎着春风再临美的学校,为我们播下了赏识的种子。曾桂安校长的赏识沙龙让我校的中层干部及新教师们深受启迪,提升了爱己达人的正能量,让我们人类春天的事业再添曙光。略取部分精彩感言,与君共勉。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曾校长说的那句:“医生的价值在于生病的病人,而我们老师的价值,就在于那些表现不够成熟的学生。” 医院里的医生,不会去埋怨病人生病,不会去质问病人为什么要生病。因为医生的价值就在于帮助病人治疗。同样的道理:我们教师,如果每个学生都懂得了你
不一样的冬至 冬至自古就受重视。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在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我们五年级的学生也是不例外,快放学时,家长们一个个提前来接小孩回家过冬至,家庭聚餐。当然我也开始想着今晚与家人朋友一起吃什么菜……。 我们班只有一位孩子想回家,但又不能回家的时候,那一刻我心情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位孩子家庭环境比较特殊,有家不能回是什么感觉?相信大家可以感受的到。也许是觉得孩子很孤独心情落寞,或是老
聆听“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和策略”讲座的心得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教学理念注入到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能通过自主尝试的方式学到知识。同时,也给我们的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课堂呢? 2015年3月31日,我校的陈柳一、陈琼巧、金晶和吕晶四位老师来到北滘承德小学,参加了顺德区第四期“教育百家讲坛”,暨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家学员系列专题讲座的学习,聆听了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彭娅校长,为我们进行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赴湖南长沙北麓国际学校考察学习有感 6月19日早上,橘子洲头下起了倾盆大雨,但倾盆大雨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学习的热情。我校十位教师在两位校长的带领下赶赴湖南长沙北麓国际学校,进行为期半天的考察学习。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堂观察,老师们按所教学科分别观摩了语、数、英三堂示范课。我听了其中的一节数学课,课堂上无论是学生的计算还是语言表述都能看得出这个学校的学生学得非常扎实,课堂非常有效。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的每节课都有一份称作“流程检测单”的自学材料,这是他们全校纵横教研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
两岸四地小学数学“落实十大核心概念,展望未来数学课堂”国际教学研讨峰会学习体会 5月22日-5月24日,我们4位数学老师带着满腔热情,奔赴特区深圳,参加学习。近距离接触数学教育届的名师,一睹名师的风采,倾听专家的发言,了解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本次峰会的研讨内容全面覆盖课程标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兼顾高、中、低各年段及各种课型,充分彰显丰富多彩的课堂结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富于实效的教学手段、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 许多课例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罗鸣亮老师上的《
我与“MS-EEPO有效教育”一、偶遇“MS-EEPO有效教育”欣喜-激动。 大概半年以前,整理2012年的《人民教育》时,偶然被一篇题为“教育奇人孟照彬”的文章所吸引。第一次知道了教育还有核心技术;第一次知道“EEPO”的中文意思是“教育要讲效率,过程要讲优化”;第一次知道云南师大孟照彬教授创建的“MS-EEPO有效教育”是一个由课型方式、学习方式、备课方式、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等组成的非常完备的多维一体的理论和教学操作系统。我欣喜的发现该系统力求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探索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素质
8月28日下午,学校教导主任张主任给新教师作了理想、专业与尊严的培训,张主任的培训平易近人,形式活泼,受益颇多,下面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张主任此次的培训学习活动让我充分认识到了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张主任的培训容量很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其次,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
一个美好的人生从忠于理想开始。只有忠于理想,才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翻山越岭,最终到达由理想汇聚而成的“海”。“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流沙河关于理想的诗句告诉我:有理想的人生是幸福的、是阳光的。因为有了理想,道路再曲折也不会迷茫;因为有了理想,就算遇到困难也能迎刃而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便会闪现耀眼的光亮。怒放在高原上的并蒂雪莲——胡忠、谢晓君,他们就是忠于理想的最好典型!为了照顾藏区福利学校的孤儿们,夫妻俩舍弃
刚到新学校工作,我们就有一个《做一个有尊严的老师》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张主任理论联系实际,让我这个不在年轻的“新”老师有点惭愧,受益非浅,让我更坚定信心在这所美的学校里做一个有尊严的老师。 培训中,张主任列举了许多我们工作中遇到的例子,加上理论指导,让我领悟尊严的内涵。她淳淳善诱、春风化雨教育我们教师要有智慧和人格魅力、教师要拥有“专业自信”和“专业底气”、教师要多看书,不断充实自己、要有自信、要与同事互相合作,建立优秀的团队等。我感悟最深的是教育无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培训中,张主任有个“打
老师,妈妈 4月1日,二A班文浩在课间下楼梯时不慎脚下踩空,扭伤了脚踝,行走困难。为了让文浩同学不耽误学习,班上的老师便每天背着他上学。 因为孩子是住宿生,于是瘦弱的生活老师杜老师便开始每天背着他行走在校园里。教室在二楼,宿舍在三楼,杜老师每天要把他背到三楼宿舍睡觉,再从宿舍背到教室上课。为了省去班主任每天背文浩到饭堂这一趟,杜老师还每天主动把晚餐送到教室去。 半个多月过去了,文浩的伤渐渐好起来。前一次晚餐时,杜老师没来吃饭,后来同事问她去了哪里,她说给文浩送饭,尽管脚伤好了一些,但为了使他恢复
4月11日、20日,在肇庆市举办了“2013年广东省第八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因学校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我有幸去听了此次的比赛课。
拿起书,翻开绪论部分: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理论框架。在教学的最初阶段,我只关注方法和上课的形式,对于数学真正内在的东西,缺少自己的思考,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指导,也让我知道怎样做一个踏实的引路人。 书中说到数学的发展从记忆通向理解,从速度赢到效率,从严谨形成理性,从重复依靠变式,短短几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影响。数学是理性的音乐,音乐是感性的数学。 我来分开阐述,西方的教育强调理解,忽略记忆,实际上,记忆是理解的最佳途径,例如乘法口诀表,变成算法直觉,计算的条件反射,就好像做实验一样,会在学生的数学思维中
在暑假非常荣欣能拜读,《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由国内外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及一线数学教师执笔的这本书,看完书后,有很多启发,记录一二方便日后学习.一、通过不断学习理解数学双基 数学双基其内涵不只限于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身,还应包括在数学双基之上的发展,启发式、精讲多练、变式练习、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等,都属于“发展”的层面,却又和数学双基密切相关。中国数学双基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初步形成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并重的数学教学目的观。强调数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并重
自接触国学以来,知道陈琴老师是一名响当当的国学大师,一直都想拜读她的文章。暑假接过学校发的她的一本经典之作——《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如捡到宝一样,我迫不及待地用了一周的时间就读完了,她写的文字就如水滴石穿般地力量敲打着我的内心,原来国学可以这样教,原来课也可以这样上!原来经典在陈琴老师的心目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真的是不可思议!看完此书,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从陈琴老师的文字与课堂当中,我看到的是经典国学的创新之路,结合自己平常的教学,更多的是反思。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姨多鹤》是严歌苓女士写的一部催人泪下的长篇小说,精彩的情节、生动的语言深深吸引了我,真的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阅读期间,不知道多少次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小姨多鹤的坎坷经历,让我痛彻肺腑。 之前看过的小说或者电影、电视剧,一但涉及日本侵华战争,我们心底涌起的就是刻骨的仇恨,《黑太阳731》《小兵张嘎》《冀中地道战》《举起手来》……确实,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总之,只要一想到日本人,“仇恨”便如影随形,实在是因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人的心灵深
暑假在家细读了《how to teach English》一书,很多感触,尤其是对自己的语言学的系统性又一次大地触动:一名英语教师,无论是教刚入门的学生,小学还是中学,不能因为你所教的对象对这一知识毫不知情,而马马虎虎自己的语言学专业知识。虽然很多例子都不是教我们如何去教低年级的英语,但语言教学是能融会贯通的,我也将试着用里面教的做法融入我的课堂,感染我的学生。 本书中让我感受颇深的有两点,一是:如何做一个好老师;二,如何系统的教授孩子语言知识点。 就第一点,做一个好老师,每个人的观点不同,但首
生动活泼的课间谭红 从做班主任来,一直让我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让孩子去掉一身的浮躁,减少课间追赶和大喊大叫。这学期,在班级建立了象棋活动区,围棋活动区,跳棋活动区,五子棋活动区,国际象棋活动区,手工制作区,植物乐园和动物小筑等等活动区后。孩子们的情绪和心情有了明显的变化。课间再也见不到他们在走廊上追逐的身影,见不到他们大汗淋漓的样子,也听不见他们刺耳的叫声了。每天一下课,听着悠扬的古典音乐,孩子们就会三个一群,四个一伙地聚到各个活动区域去比划高低了。下棋的冥思苦想地去占领对方的领地,互相谦让着,
孔子作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被他的弟子子贡称为“天纵之将圣”,一百多年后,孟子更是认为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司马迁不仅将孔子以布衣之身放入了世家中,而且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评论中写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文献背景,实践能力,品德修养,而不是一味的书本内容传递。其中,品德修养当属第一教育内容。《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体现最多的就是“仁义之道”,“礼仪之道”、“忠信之道”、“孝悌之道”。只有具备这样的品德修养,方能成就“可用之才”。而这一切要求教师首先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生活是一本无字天书,社会是一个灵动的大课堂,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生在体验中所学的东西印象会更加深刻,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才能真正提高生活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教给学生真正实用的东西,让学生受益终身。将课堂上拓展延伸,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每一个儿童都有他自己的才能和潜在的力量,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他个人的兴趣和所追求的目的。而这一切都要受个人天赋素质的制约,都要在作出成绩的过程中得到巩固,都要通过积极参加社会生活才能变成儿童有意识的行动。”因此需要我们为孩子开辟广阔的活动场所,创设实践的机会。授之以“道”,授之有“道”,此“道”乃“为人之道”、“成器之道”、“生活之道”。
现代教育非常重视老师的“言传身教”,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早已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可见,孔子非常注重“不言之教”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同时,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不仅说到了,而且也做到了。孔子曾谦虚的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与我哉?(《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这句话,孔子说到做到。他认为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谆谆告诫学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